國內著名ERP軟件廠商金蝶即將更換自己的英文標識“KINGDEE”。 金蝶此次換標經歷了調研、品牌戰略規劃、品牌標志設計、新標志的推廣四個階段。目前,前三個階段已經完成,新標識已經確定,但發布時間目前尚未確定。但上周開始,金蝶突然加快了最后一個階段的準備工作。因此,金蝶極有可能在3月全面啟用新版英文標識,“只會早,不會晚。”這位人士預計。 金蝶原標識取“珍貴”及“蝶”諧音成“KINGDEE”,使用時間已有十年之久,標準色為藍色,“寓意年輕,智慧,勇敢的金蝶人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 據了解,金蝶總裁徐少春在2002年就開始考慮新標識的更換,并在隨后開始了新標識的甄選工作。經過長達兩年的選擇和考慮,特別是2003年金蝶提出要“全面邁向國際化”,最終加快了換標的步伐,并在今年年初確定了最后的方案。據相關人事透露,新標識依然沿用“KINGDEE”幾個字母,只是在字體的處理上做了些變化,更加凸現金蝶國際化、人性化、創新的品牌形象。在此方案中,金蝶選擇了一家世界著名的品牌設計和咨詢公司為合作伙伴,該公司是美國最大廣告公司之一。 正是這樣的現實,使得本土ERP廠商更堅定了其國際化的決心。用友今年將在美國西海岸建立業務中心,在香港建立亞太區總部;而金蝶3月更換其英文標識,則是其為國際化進行的一個品牌進化。 有人說,國內ERP軟件市場正在形成一種“類圍城”的格局,本土ERP廠商的幸福時光已經不再。一方面,以SAP、Oracle為代表的“洋勢力”加大力度進軍中國市場尤其是中小企業市場,SAP在上海設立中國研究院時便稱,他們的主要對手不再是Oracle,而是本土廠商。另一方面,以金蝶、用友為代表的本土廠商已經不滿足于國內市場的走馬圈地,紛紛走出國門。 換標,走出去的必然? 雖然金蝶換標一事目前還被該公司高度保密,據稱總裁徐少春的態度是“此事要低調處理”,但是就記者掌握的消息來看,金蝶此舉的目的無疑仍與其國際化戰略密切相連,“國際化圖謀”、“品牌重塑”和“產業抱負”是金蝶更換標識的三個重要理由。 而幾乎就在一年之前,聯想集團將英文標識“Legend”更換為“Lenovo”時,也是聲稱將由此吹響了進軍國際市場的號角。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看來,“改名換姓”并不是件好事。大部分本土企業的品牌意識尚處于萌芽期,這邊才剛知道自己的品牌能折換成多少無形資產,那邊又吵著嚷著要“品牌進化”更換標識,白扔了這么多無形資產。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都不由得產生一個疑問——為什么這兩家中國軟硬件IT企業的龍頭走出國門時都選擇了更換標識? 聯想換標可謂是“傷筋動骨”的易容術,不可否認最根本的原因是“Legend”在多個國家已經被別人搶注,即使聯想愿意花巨資從別人手里買回來,也許別人也不愿意賣。 相比之下,金蝶的換標就似乎成了美容,瑯瑯上口的“KINGDEE”幾個字母并沒有變,只是采用了更加美觀的字體。 顯然,不管是“易容”還是“美容”,聯想和金蝶的標識至少在視覺上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與我們熟悉的那些國際著名企業的標識有了更多相似之處。而這些洋巨頭們的商標無一不是在長期的品牌進化和市場競爭過程中形成的,殼牌6次換標,百事可樂也有5次標識更新。 事實上,取一個以英文字母組成的洋名是企業邁向國際化進行跨國經營所必需的。這是因為企業推行國際化發展,就要注意國際化品牌形象,規范公司CI體系,特別是VI(視覺識別)系統。 國際化競爭就是品牌競爭,換標則是為了迎接必然到來的品牌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