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2007年亞洲冬季運動會會徽發布儀式在長春世界雕塑公園舉行,來自安徽的王春濤先生設計的作品“飛越”最終被選為亞冬會會徽。為了讓頑強拼搏、奮勇向前的體育精神永遠激勵長春人民,長春亞組委的會徽發布選擇了一種新穎的方式——將亞冬會會徽做成雕塑。長春亞冬會會徽雕塑正面是亞冬會會徽圖案,背面是速滑運動員的造型,由實漸虛。這件由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國懷興先生設計、制作的雕塑作品,將永遠屹立在長春世界雕塑公園,成為歷史的見證。 在昨天的揭幕儀式上,副省長李錦斌,長春市市長祝業精,省體育局局長趙鋒佩,長春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姜治瑩,長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杜立哲,長春市副市長安莉,長春市政協副主席吳振昌,長春市政府秘書長李發鎖,吉林市政府秘書長崔勝利共同為會徽雕塑揭幕剪彩。 隨后,2007羽白鴿、2007只彩球帶著長春人民對2007年亞冬會的企盼沖向藍天,也將本次會徽揭幕儀式推向了高潮。 會徽有多層意義 當談及為長春設計的這個亞冬會會徽有何意義時,王春濤告訴記者:“會徽以兩個英文字母‘C’組成,是跳臺滑雪的運動造型,它既代表第6屆亞冬會的舉辦國‘中國’和舉辦城市‘長春’,又體現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通過象征亞奧理事會的紅色太陽,代表友愛、活力的藍色,和平、生命的綠色組成會徽主體色調;‘changchun2007’表現了中國傳統的書法藝術,預示著第6屆亞冬會將是一個中國古老文明與亞洲體育相融合的體育盛會。”王春濤表示:“能為2007年長春亞冬會做貢獻,他感到非常高興。” 據本次評選亞冬會會徽評委會評委介紹,這幅作品之所被采用,是由于動感十足,充分體現了運動員頑強拼搏、挑戰自我的體育精神,也代表了長春市飛速向前、超越無限的城市形象。 作者叫王春濤是安徽人 長春市的重大賽事卻引來無數外省外市人的關注,在本次亞冬會會徽的征集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人參與了設計。而最終入圍的人選共有10人,在入圍的10個人中,來自安徽的王春濤一舉奪得頭名。1975年生于安徽省的他于1994年至1998年就讀于安徽機電學院藝術設計系并獲文學學士學位,1998年至今一直在深圳從事設計工作。2004年在中國·東盟博覽會會徽設計征選中入圍;2003年中國第4屆《猴》型圖像設計大賽奪得冠軍,作品獲“何潔評審獎”、“陳紹華評審獎”和“蔡啟仁評審獎”。2002年中國第3屆《羊》型圖像設計大賽作品入選。 在揭幕儀式上,王春濤激動地接過了長春市市長祝業精頒發的榮譽證書,開心的他向記者說:“真的很榮幸能為長春人辦件好事,這件作品看似簡單,但是我卻用了20余天的時間才完成,我希望我設計的會徽能夠為長春2007年亞冬會帶來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