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下健三曾被建筑評論界稱為“日本建筑第一人”。
丹下健三設計的1964年東京奧運會主會場代代木體育館。 日本建筑大師丹下健三于3月22日上午因心力衰竭在東京都港區的家中去世,享年91歲。這位曾設計了1964年東京奧運會代代木體育館的設計師,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被建筑評論界稱為“日本建筑第一人”。 丹下健三是日本現代建筑設計崛起的中堅人物,1913年出生于大阪,1938年從東京大學工學部畢業后開始建筑設計實踐,1949年獲廣島和平中心設計競賽一等獎,并出席國際現代建筑協會大會,受到國際建筑界的注意。 之后丹下設計了日本眾多復興時期的公共建筑,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70年的大阪世博會的一系列設計展示了他作為建筑師的才華,在繼承民族傳統的基礎上,提出“功能典型化”的設計方法,開拓了日本現代建筑的新境界。然后他進一步從都市的角度展開研究,對于城市規劃和大型建筑設計提出許多富有創意的想法。步入老年以后,他仍然在思考新技術條件下的建筑和城市規劃問題。 北京大學建筑系研究中心副教授、建筑師王昀曾在東京大學留學,他評價說“丹下健三是日本二戰后建筑設計復興的關鍵人物,主要是他開始嘗試用現代的混凝土表現日本的傳統精神,讓日本建筑擺脫了傳統走向現代,現在的磯崎新、黑川紀章等日本著名建筑師都曾跟隨他學習,從而形成日本建筑的崛起”。 丹下健三的影響也不局限在日本,在海外他還設計了科威特國際機場、沙特阿拉伯國家宮殿以及一些城市規劃項目,1987年他獲得有“建筑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德國有評論家認為他是二十世紀10位“最有影響的建筑師”之一。 ■回眸大師 丹下的成功與“日本設計”本土化 丹下健三能夠成功,他個人的努力和才華無疑是關鍵因素,但是日本政府培育本土設計師的戰略也至關重要,讓丹下健三的才華得到充分展現。 和主要選擇了國際設計師團隊的北京奧運會不同,在奧運會、世界博覽會以及大型政府建筑工程中,日本政府一般都選擇本土建筑師或建筑師團隊共同完成設計,即將開幕的愛知縣世博會也是如此。日本建筑師仙田滿曾經透露這是日本的傳統,因為日本政府認為這樣的工程是一個鍛煉國內建筑師的機會。由此可見今天揚名世界的“日本設計”離不開政府戰略的支持。 王昀認為日本設計的崛起確實和日本的整體國家體制有關,“在很多方面日本都是如此,不僅政府鼓勵本土的設計,他們的媒體、藝術機構和國民也在推廣本國設計、擴大影響上發揮重要作用,這方面國內也有可以借鑒的地方。”(記者 周文翰) (CSC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