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蛋”外圍的行道樹將以天安門地區常見的白皮松、油松等樹種為主。記者從昨天市園林古建設計院獲悉,國家大劇院已完成外圍環境設計方案的初步設計。 鄭越是市園林古建設計院設計師,承擔國家大劇院外圍環境設計方案的初步設計。昨天,鄭越告訴記者,國家大劇院外圍環境設計已初步完成,行道樹將以天安門地區常見的白皮松、油松等樹種為主。此外,國家大劇院南側將設置兩個小花園,種一些中國老百姓喜歡的花卉。 就花木的選擇問題,國家大劇院業主委員會黨委書記王爭鳴表示,選擇哪種花木種植涉及多方面因素,要考慮到適合花木種植生長的季節,目前此事尚在研討中。王爭鳴說,國家大劇院外圍環境設計方案真正落實要等到整個工程基本完工后才能實施,但“環境設計方案實施后的效果肯定會令人覺得非常驚奇!” 對此,市園林局綠化處負責人表示,本市雖然沒有規定長安街沿線樹種和花種,但長安街沿線單位必須保證長安街的整體景觀。這位負責人說,原則上沿線單位必須要種植一到兩排的國槐,主要是行道樹。 國家大劇院項目總占地面積11萬余平方米,人工湖的外圍是8萬余平方米的景觀綠地。整個設計試圖通過大劇院外圍地形的平緩為主、小有起伏,襯托主體建筑———“大蛋殼”的純凈、優雅。 相關背景 中法設計師曾有分歧 有媒體報道,在設計過程中,中方設計師與法方設計師安德魯曾就“燈”與“花”方案出現兩次分歧。昨天,中方設計師鄭越向記者表示,目前分歧已基本消除。 按照安德魯的設想,國家大劇院的外圍環境不應有過量燈光,但鄭越表示,大劇院毗鄰天安門,建成后勢必成為游人繁多的重要景點,本著為游客安全考慮,燈光密度、亮度的設計不能過低;另一個分歧是,在大劇院環境設計中,安德魯特別強調種綠樹、種大樹、種高樹,拒斥花卉、草坪。而中方設計師認為,中國的傳統是很喜歡花的。尤其是面朝長安街的主路口,將來的國慶、奧運,如果沒有花卉,顯然和整個長安街、天安門廣場花團錦簇的喜慶氣氛不協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