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上海國際汽車展已于4月28日閉幕了。 車展看什么?對于普通大眾,香車美女自然是關注的焦點,而專業的觀眾更傾向于了解前沿的汽車技術和發布的新車型。對于整車和零部件廠家來說,車展除了宣傳企業形象,也是一個展示自己實力的舞臺,在車型和技術上的比拼相當激烈。 在本次車展上,自主品牌推出新車的勢頭非常猛。因此有分析人士評價說,中國本土汽車工業在自主開發領域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集體答卷。 在記者看來,這次車展中,自主品牌的車型主要有三大特點: 一是各企業大膽進行開發,打破了中國人自己不能造車的心理桎梏。 在這次展會上,一汽、長安、奇瑞、哈飛、華晨等眾多企業都拿出了自主設計的全新車型。這些首次亮相的新車不僅吸引了媒體和普通觀眾關注的目光,更成為眾多企業人士關注的重點。 二是造型上取得重大突破,但核心技術與國外相比差距仍然明顯。從這次各廠家投放的自主開發新車來看,不論是即將量產的商品車,還是停留在設計室中的概念車,其外形和內飾都較過去取得了重大突破,許多車型完全可以和國外同級別轎車媲美。但在一些涉及核心技術創新的方面,大多數車都是避而不談,或是沒有亮點可言。許多車仍然使用技術比較落后的老款引進發動機或其他現有車型的動力總成,變速箱和懸架等底盤技術缺少可圈可點之處。 國外廠家下大力氣研發的電控系統,更是自主新車普遍存在的軟肋,只有少數自主新車型聲稱安裝了牽引力控制系統、電子行車穩定系統等裝備。 在眾多自主品牌中,比較特殊的要算奇瑞。在其發布的6款自主開發的發動機產品中,采用了不少當今較為領先的技術,如2.0L DGI這款發動機采用的滾子搖臂、帶中冷的渦輪增壓、汽油缸內直噴和可變氣門正時,雖然都說不上是最為高精尖的技術,但在目前轎車發動機中,如果能夠將這幾項較為復雜的關鍵技術很好地融合,制造出實用的量產發動機,絕對可以成為中國自主研發發動機水平登上新臺階的標志,同時大大縮短國內研發實力與國外的差距。 而奇瑞在現場同時發布的新車和無級變速箱等產品,同國內其他自主產品品牌相比,在技術方面也是比較先進的。 三是要警惕知識產權問題成為阻礙發展的絆腳石。雖然新車多了,企業敢于進行研發了,但要完全改變中國是制造大國、設計弱國的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次車展上推出的自主新車雖然在外形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記者發現,不少車型仍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在車身造型元素上抄襲國外同類車型的情況,不能說完全沒有。 同時,一些車型雖然是國人自己開發設計的,但在外形方面還缺乏中國元素。如果去掉車身上的品牌標識,從外型上很難分辨出是否具有該公司的“遺傳特征”。這也顯出了國內企業與歐美著名廠家的差距。 由于在造型上沒有自己的品牌風格定位,部分產品仍有模仿的痕跡,引發知識產權糾紛的可能性非常大,這方面的問題不能不引起企業有關方面的重視。如果產生糾紛,與國外企業大打口水仗,我們很難說有十足的勝算,屆時很可能既要面對巨額的賠償,又會對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形象起到極為負面的影響,最后得不償失。 雖然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能夠有這么多企業大膽地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接受公眾的檢驗,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雖然不可能所有的這些車型都成功地轉化為市場上的熱銷車型,但隨著自主品牌汽車設計和制造水平的日益提高,相信,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自主車型“開進”千家萬戶。 (CSC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