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圖形界面 文字和排版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而圖形化界面僅僅只有40年的歷史。最關鍵的轉折點出現在1973年的施樂,最早的圖形化界面出現在了他們的Alto電腦上,而這個設計就是現如今圖形化界面設計的基礎。在Alto 的界面誕生后的10年里,幾乎是它一家獨大,并且它也被大家視作為數字技術的未來。
早期的Alto 在80年代進化為著名的施樂之星,而施樂的這個設計方案也成為了第一個商用的操作系統圖形化界面。
不過不論是Alto 還是施樂之星,都沒能真正意義上崛起。不過施樂的圖形化界面最終深深的影響了蘋果和微軟的道路,比爾蓋茨和喬布斯先后在施樂的研發中心觀摩了施樂之星的運作,而喬布斯更是在1984年先人一步發布了著名的Macintosh 系統,也就是后來我們所熟知的Mac OS。
Macintosh 的發布不僅僅意味著相對成熟的GUI的出現,而且它為大眾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自定義字體的功能。這款系統內置了許多以著名城市命名的字體,也正是在此之后才有越來越多的著名字體的數字版本在數字平臺上發布并應用。
仔細觀察這些早期的字體,我們能夠發現,雖然已經是圖形化的界面,但是其中絕大多數的界面元素都還是以純文本的形式而存在,它們以一種奇妙的方式被整合到一個界面當中。循著界面的發展歷程沿路看過來,不難發現,文本和排版幾乎是貫穿始終的主線,它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核心類別。
文本即界面 界面中的每一個文字、每一個字符都很重要。好的文本是好的設計。文本是最根本的界面,是我們設計師來塑造和打磨這些信息。 看看下面的天氣界面的設計,想象一下將所有界面元素都擺在桌上會是什么樣的效果:無非就是兩張圖,幾個圖標和一大堆文本。
作為設計師,工作并不是將一堆隨機的內容和元素排布在屏幕上,讓它們看起來夠漂亮就行了。真實的情況是,我們要從最核心的內容和文本開始著手,然后從這里著手細化,并完善出其他的部分。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核心。 文本的清晰度同樣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如果我們的大腦花費一兩秒鐘單純只是分辨一個字形,那么清晰度上的微小差異是無傷大雅的。可是當它們組合成為大段的文本,不同的字母組合構成不同的詞匯、段落的時候,清晰度的影響就更大了,排版的重要性也顯得更加明顯了。 當然,影響界面設計的文本屬性還有很多,比如平衡性,定位和層次結構,但是好的文案和排版的影響至少占據整體影響的95%。 在偉大的設計師眼里,文本不僅承載內容,而且可以構成界面。
– Oliver Reichenstein
– Oliver Reich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