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效率的重要性 首先,作為全職設計師,總會涉及到各種KPI考評,優勝劣汰,高效的設計師更容易獲得好結果。 其次,把太多的精力和時間都花在基本工作上,沒有時間自我學習與整理,對個人的職業發展不利。 最后,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一天只有24個小時,節省出來的時間,用來逛街,旅游,健身,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人生才更精彩不是?
怎樣提升效率 先來看看設計師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拖稿情況:
- 加班把設計做完,卻被產品經理告知這和我想的不一樣
- 每次去和產品過方案,都發現有新的需求變動,持續的改改改
- 白天沒什么事情,臨下班卻來了個緊急需求,還得馬上完成
- 項目異常復雜,理不清頭緒,馬上就到deadline了
- 找素材時看了一天網頁,又得加班了
- 各方老大意見不一,始終無法確定最終方案
- 產品經理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
1,項目管理 設計師每周都會接到不同的需求,如何承接和安排自己的工作內容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礎。
Step 1: 收集需求 通過郵件、IM等方式把下一階段的需求收集過來統一安排,會更有利于之后工作的展開。因此,建議設計師(特別是身兼多條產品線的設計師)和產品經理們安排一個固定時間(如每周五下午或每周一上午),花10分鐘討論下一期需求的數量與安排,大致預估下工作量。
Step 2: 對所收集的需求進行再處理 首先,對所收集的需求進行整理,按工作的重要度和難度合理分配時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只要理清了事情的優先級,就能輕松的決定處理順序。這方面建議學習《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2,時間把控 說到時間管理,不得不提四象限管理法,將所有工作內容/個人目標歸入下表中,以不同方式進行處理。

3,設計溝通 這一條與項目管理中的探求需求真相相輔相成,配合使用能大大提升設計效率。 高效的設計溝通,首先需要保證雙方在交流時在談同一件事。這乍看起來很簡單,但當溝通雙方的意見完全向左時,會從不同方面去佐證自己的觀點。比如一個人在講設計規范,另一個在講開發周期。都在嘗試告訴對方,從自己的專業角度來看該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這種溝通方式效率很低,因為雙方壓根就沒有站在同一個層面講問題。這時,除了設計師在平時完善自身能力,學會從不同的職位角度考慮問題外,及時找有經驗的同事來幫助溝通會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同時,及時引入外援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客觀地看待問題,跳出從“自我”出發看問題時的局限性。在僵持不下時,第三方的介入也給當事人退一步思考的空間,不再是兩個人的針鋒相對,從更廣的角度考慮問題,比較容易達成一致。當雙方的觀點各有利弊,同時不能同時存在時,不妨找一個能拍板的人,比如老板來做決策,防止討論停滯不前。 另外,在溝通時不要過早進入細節討論,每次討論/會議都應有明確目標,控制討論的范圍,偶爾的偏題不是不可以,但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出結論時,需要有頭腦清醒的人及時把大家拉回主題,必要時,備個鬧鐘也是可以噠。 另一個高效溝通的經驗是及時的反饋,這樣可以快速判斷當前的想法/設計是否需要調整,并快速跟進。當對方沒有及時給答復時,主動追問,以求快速得到結論,展開下一步工作。這時,微信、QQ、電話的效率會比郵件+等待高的多。 有效的工具也有助于提高設計溝通的效率和質量,在此著重推薦紙筆和白板,圖形化的溝通方式比單純的口頭描述高效的多。
總結 最后建議大家在每次工作的時候,統計一下自己的完成項目所用的時長,在不降低輸出質量的同時,所用時間是否減少,這樣量化的統計,可以讓督促自我反省和提升,無止境的加班并不是最佳的工作方法。在這方面,自己踩了不少坑,也在不斷學習,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 希望這點粗淺的經驗總結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最后,祝設計師永不加班一稿過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