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感暗示

首先,有兩種深度暗示:
一種是圖形暗示——可以在真實的繪畫或者相片中再現質感;
一種是非圖形暗示——不能在真實的繪畫或者相片中再現質感; (繪畫藝術家把他們使用的靜態單眼線索(觀察著和景物都是靜止的)稱為圖形暗示(pictorial cues),通過這些暗示,可在兩維的平面上產生出三維的深度效果。) 圖形深度暗示不會給整體設計造成突兀感,可以獨立的作用于不同的設計元素,最后所有元素統一匯合成你的設計時,深度感就出來了。 每種暗示方式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特性,表達了不同的視覺信息。每種暗示方式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去傳遞深度感。 很多用戶能夠在扁平化設計中尋找到深度感,因此問題不在于是三維還是二維的設計,問題在于你怎樣選擇深度暗示的方式。 下面我將介紹一些圖形深度暗示的方法
圖形深度暗示 1、重疊

當一個物體被另一個物體所掩蓋的時候,那肯定在他們之間有縱深的空間。
被掩蓋的物體一定要設計的清楚,以便能夠識別他們的形狀。否則整體作品的感覺僵尸兩個形狀二維上緊緊貼在一切,而不是縱深關系。 透明度是重疊的方法之一,能夠讓我們清楚的了解到被掩蓋物體的情況。視差是另外的一種展現被掩蓋物體的方法。 從上面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們可以通過重疊的方法,把主要信息放在最上面,次要信息放在下面,讓主要信息掩蓋次要信息,同時營造了一種縱深感。 2、尺寸和比例

信息組織上,重要信息放在近處,醒目點,不重要的信息放遠一點。 3、材質

材質一般精細緊密,精密的材質也能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三維的物體。 4、直線透視法

單獨的線不能構造三維視感,但是大量的線能。同時也可以暗示物體之間位置的關系。 透視法是在二維平面上構建三維物體縱深感的技法典范。
5、陰影

當陰影變得更小,更黑,形狀更銳,這就說明離被投影物體更近了。如果顏色更淺,陰影更大,陰影越模糊,說明與被投影物體更遠了。
6、圖像面上的位置關系

我們可以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表示。
我們在下方看到的東西比如(土壤、草地)這些東西我們身體都能所接觸到的,因此離我們很近
我們看到的云和天,我們無法觸及,在上方,因此離我們很遠。 7、光影和明暗

漸變、斜面、凹凸,都能展示出光影效果,從而展示縱深感。
而且可以通過光的明暗度來展示與光源的三維位置關系,如果亮一點,說明近,如果暗一點,說明遠。 8、聚焦

越清晰的地方說明離焦點越近,越模糊的地方說明離焦點越遠;根據這種暗示,空間上的關系便建立了。 9、參照物




縱深感做的越好,那么前景和背景的差異越大,前景元素就能得以更好的圖形展示。
上面這些方法你用過幾種?我自己用過了集中,或許,一個更巧妙的問題是”上面這些方法哪種你沒用過?” 可以嘗試一下沒用過的方法,探索,或許你會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