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經過
菜鳥聲明稱:5月31日晚上6點,接到順豐發來的數據接口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順豐就關閉了自提柜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的回傳。
順豐稱:菜鳥單方面于6月1日0點切斷豐巢信息接口。
菜鳥順豐數據斷交原因
數據斷交體現中了“數據主權”的問題,2016年豐巢快遞柜出現信息安全問題,菜鳥解決掉了。菜鳥以此要求對信息安全升級,要求“全部快遞柜信息”返回給菜鳥,這個要求對順豐來說是不能接受的,順豐認為,這涉及到用戶信息安全,順豐表示拒絕。這個“數據接口”這主要存在一個數據共享問題。
順豐菜鳥對數據斷交的說法
菜鳥說:順豐暫停數據接口,關閉自提柜數據信息回傳,接著關閉整個淘寶平臺物流信息回傳。
順豐說:菜鳥單方面節斷豐巢信息接口,剔除順豐,商家發貨受到影響。
菜鳥順豐數據斷交背后根本原因
菜鳥與順豐之間的“數據斷交門”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實是:騰訊云與阿里云的爭斗。
順豐方面稱,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后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云切換至阿里云。
騰訊云昨日在官微力挺順豐,還附了與順豐合作相關的配圖。
作為兩大互聯網巨頭,阿里、騰訊在云服務領域都有布局。阿里在2009年收購萬網之后,開始對外推出云計算概念。阿里云官網顯示,截至2016年底,阿里云客戶超過230萬,其中付費用戶達76.5萬。
騰訊云官網顯示,騰訊云服務開始于2010年,2013年6月騰訊云計算有限公司成立。獨立成公司后,騰訊云開放程度呈遞進式,從騰訊所擅長的社交、游戲等業務逐漸向其他領域滲透。
隨著國內云服務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阿里、騰訊也加大在云服務業務的投資。2015年7月,阿里宣布60億元增資阿里云,隨后9月份,騰訊在云端峰會上宣布未來5年投入100億發展騰訊云。
今年5月18日,阿里巴巴公布2017財年(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集團收入1582.73億元人民幣,其中阿里云實現營收66.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1%,連續兩年實現3位數增長。
騰訊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騰訊第一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495.52億元,“其他”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224%達到75.56億元,而增長的主要來源是騰訊支付相關業務和云服務。
對于菜鳥順豐的“數據斷交”之爭,Logofree君想說,有競爭是好事,良性競爭促進發展進步,不讓一家獨大,防止壟斷,這對用戶來說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Logofree君希望這“數據斷交門”可以很快平息,雙方能夠妥善處理此事,讓用戶所受影響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