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C類業務在大眾聚光下如火如荼地生長,B類業務也正積跬步欲至千里。兩者在各自發展過程中不斷衍生出不同的業務特征。而大企業采購作為典型的B類業務場景,本文將借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下,由UED自發推動本次平臺升級過程中的一些探索。
什么是大企業采購?
可簡單理解為以滿足大企業在線采購需求為切入點,進而吸引中小企業為之服務,建立中小企業服務大企業的通路。
設計策略:由UED自發推動的升級項目需要得到業務方、技術開發的認可與支持,因此清晰的闡述升級的價值尤為重要。
為什么要做B類多視角的價值傳遞?它是什么?
問題聽起來很拗口,拆分來看(B類+多視角)便很容易理解。
一、B類場景
“采購批發上1688”是對1688網站B類場景提綱挈領的詮釋。其中大企業采購通過服務大B采購商來帶動小B供應商的共同發展。主營非消費品行業,是B類特征極為明顯的特色業務。同時,它具有強BD屬性,主要依靠拜訪式銷售、會議銷售來達成合作。在線下BD過程中,傳遞價值跟創造價值同等重要。
二、多視角
企業采購不同于C類個人購買,它是一個理性的決策過程。嚴謹的決策鏈路會涉及到不同角色及他們的責任邊界。所以深刻理解不同角色的思維方式、接收信息的媒介觸點變得十分重要。
就以采購鏈中的3個角色為例,解讀其視角的差異性:
采購專員:
關注點 -- 操作成本:是否需要四處奔波找供應商;操作工具效率如何;匯報是否便捷等。
媒介觸點 -- 網站頁面等。
價值點 -- 效率。
采購部長:
關注點 -- 業務目標:采購成本是否可控;是否能規避風險,保證供貨穩定等。
媒介觸點 -- 線下活動、定向推送等。
價值點 -- 效益。
決策老板:
關注點 -- 戰略愿景:是否能從傳統模式向互聯網大數據、AI化的新型采購模式轉型;是否陽光透明,杜絕回扣等。
媒介觸點 -- 口碑(朋友圈)、媒體廣告等。
價值點 -- 陽光、轉型。
設計思路:
如何運用多視角價值傳遞的理念來升級大企業采購平臺?
首先,以大企業采購首頁作為開端,與業務方、技術開發對焦后,逐步從人際觸點、數字觸點、物理觸點來落實平臺的升級。
視覺因子:
從首頁切入,將后續設計計劃串聯起來,基于業務本身全局思考設計的表達方式,做最能體現大企業采購業務特性的設計。
大企業采購平臺最大的特點是:鏈接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間的通路。依此進行了設計元素的推導。
設計符號:
抽象出建筑、采購單上有序的橫、豎、格來突出大企業&采購的實力、商務、高效和嚴謹。線條之間形成鏈接,這是一種二維的鏈接,鏈接供應商與采購商。
此外,我們還想建立一種三維的鏈接,鏈接屏幕里、互聯網上的百萬商機與屏幕前的你我!最終也選用了物理學中表示電流方向(電流由遠到近,垂直于眼球方向)的符號作為視覺因子來傳遞這個隱喻。
顏色搭配:
還原真實的線下商務場景,沿用了過去的采購藍,增加了新的陽光金作為輔色。金色既能夠貼合業務的第一價值點陽光,又能很好的傳遞實力、商務、高端的特色。
再在此配色的基礎上做調整優化,保證能適用于各個場景中。例如:解決金色的打印偏色問題、搭配白色使用時容易看不清等問題。
我們從線上觸點、人際觸點、物理觸點等分別做了相應的設計。
一、線上網站——大企業采購首頁
對外價值:為網站打造專業化的品牌形象,建立大企業、中小企業對平臺的信任,促進他們與平臺的長期合作。
對內價值:通過梳理首頁框架內容,間接輔助業務方統一了對外BD的口徑,總結規范出“3大價值&4大服務&5大解決方案”的宣導內容。
二、線上工具——全鏈路體驗優化
在單一對象中,針對不同角色做信息的定制化呈現。例如:詢價單升級。
在全鏈路中,加強多角色間信息流通。例如:便捷對接線下ERP系統,提升訂單在企業內部流轉的效率。
三、人際、電子觸點——社交營銷
拓展價值傳遞的廣度,通過多視角、多媒介、多場景觸達更多的人,讓更多人認同大企業采購的價值。在BD過程中,通過關鍵人物的NPS傳播(老總人際圈中的口口相傳),能有效提升BD效果,甚至直接促達合作。
四、物理觸點——線下展會
線下展會易吸引精準客戶,通過集中式的講解、案例分享、客戶站臺、面對面交流、即時答疑,可迅速建立起信任。這種兵團作戰的方式,會大幅度提升BD的效率,同樣也使設計效能得到更大的發揮。
以上是關于B類多視角價值傳遞的一些設計積累,供大家參考。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新媒介、新場景出現來助力業務。也期待有更多的設計師加入到B類領域,一起為B類設計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