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給我的啟發很大~影響了我做對產品的思考;特寫寫文章共賞
此內容是根據自己的在工作中實際運用的思維;想獲取我全部的文章總結;我已經附上了自己的壓縮包(書籍、圖片、源文章的總結)可以供大家下載;但是你必須要下載思維導圖;我的格式為xmind;不想下載我也導出為圖片格式可以供大家觀看
1、卡尼薩三角
首先,說說我們眼睛在觀察時的一點習慣。當我們觀察周圍的一切時,眼睛會將看到的信息傳輸給大腦,大腦再對信息進行處理,讓我們感受到真實的世界。但其實不然,腦見并非眼見,因為大腦總會解析眼睛看到的所有信息。
為了更快的解析周圍的世界,我們的大腦會投機取巧地偷懶。大腦每秒要接收4000萬次的感官信息輸入,并試圖完全解析出它們的意義,所以它會根據以往的經驗,猜測我們看見什么。經驗雖說十拿九穩,但有時也會“出錯”。不信可以看下圖:
1、卡尼薩三角案例
2、色塊影響人們所見、整體認知主要依靠周邊視覺而非中央視覺
(1)色塊 讓同級別的模塊更容易捕獲 (2)色塊 Banner中的放射線讓用戶視集中在眼里
(3)視覺認知 用黑色背景來指引中間的視覺中心 (3)視覺認知 燈與背景只是襯托中秋佳節與文字促銷
》總結:
1、人的大腦會投機取巧;會捕捉到大面積的東西(案例1)
2、你可以設計物體的展示方式,引導別人注意特定的內容。(案例2)
3、別人在你的網站上看見的內容未必符合你的設想,他們的個人背景、文化水平、對眼前事物的熟悉度以及期待看到什么,都會影響他們的觀察
3、人在識別物體時會尋找規律
你看到的可能是 4 組圖案,每組2個點,而不是8個孤立的點。你把點間距的長短看成了一種規律。
三個圓分別代表123;又對應下面相應的內容;不是單個的圖片
》總結:
1、既然人會不由自主地尋找規律,那就盡量多使用規律,利用分組和間隔創造規律。(沒有規律人在潛意識內也會創造出規律)
2、要讓某個物體(例如圖標)易于識別,就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來畫它。這會讓構成物體的幾何離子更明顯,從而使人更快、更輕松地識別該物體。
4、大腦有專門識別人臉的區域(眼睛)
人物畫像展示出時尚新秀的感覺 人物畫像展示青春、不羈、狂野
人物畫像眼睛區域讓我不由自主看到文字
》總結:
1、如果網頁上的人眼看著旁邊的位置或產品,那么人們往往也會看向同一處,但未必關注,只是看而已
2、如果有人臉;那么用戶在畫面中第一個看到就是人臉;判斷人臉的標準則是眼睛~~~(最后一幅圖)
5、略微側向俯視是想象物體的標準視角
》總結:
1、俯視的產品能創造用戶的想象力; 看到小杜的海報~我充滿無限想象~比如說~~呵呵你們都懂
2、標準視角的畫像和物體更容易識別和記憶
3、如果你的網頁或程序里包含一些圖標,那么不妨把它們畫成標準視角的憶;金融類安全理財;就放個盾牌
6、人根據經驗和預期瀏覽屏幕
看屏幕時人們第一眼會落在哪里? 答案取決:于他們在做什么、希望看到什么
淘寶是搜索是用戶的主要工具;也是用的最多的;這也是預期的一種;也叫習慣
》總結:
1、左向右書寫的語言文字,看屏幕時也會從左向右看,反之亦然。
2、但他們并不是從頂部開始閱讀的。人們早已習慣認為網頁頂部都是無關內容,如商標、留白和導航欄,所以他們往往先看屏幕中心位置,而非邊緣。
3、用戶的第一眼看的位置就是中心區域;但是用戶知道或者熟悉網上一些特性他就會主動去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從而打破瀏覽順序
4、人們對想看的內容及其位置有先入為主的心智模型;既然人們不看屏幕邊緣,就不要把重要信息放在那兒。
5、最重要的信息(或希望用戶關注的內容)要放在屏幕的上面三分之一部分,或放在屏幕中間。
7、人可能會對變化視而不見
最好的案例就是荷包APP;交互效果植入人性;從引導頁進入主頁;就出有個金幣響聲的出來聲音;人們習慣自己喜歡的刺激
》總結:
1、不要認為物體出現在屏幕上就一定會被用戶看見,特別是刷新頁面出現改變時,用戶很可能完全意識不到頁面前后的區別。
2、如果你要保證用戶注意到界面上的某處改變,應該增加視覺提示(如使之閃爍)或聽覺提示(如“嗶”的一聲)。
3、對眼動跟蹤數據進行分析要謹慎,別過于重視它,也別把它作為設計決策的主要依據。
8、人們認為相鄰物體必然相關
》總結:
1、如圖1:都屬于1級標題;雖然是不同的功能但都是可以進行二次轉化; 錯誤示范:刪除按鈕旁有個購買按鈕這是錯誤的
2、如果想使用線或框分隔內容,先嘗試能否只調整間距就達到效果。有時,調整間距足以劃分內容,還能使頁面具有簡潔的視覺效果。
3、無關內容間距要大,相關內容間距要小。這聽起來是常識,但很多網頁布局都忽視了這一點。
9、顏色搭配也決定用戶留在網頁上的時間
紅藍搭配難以閱讀;這只是其中一例子;若不會配色網上有配色網站可以供你選擇
》總結:
1、在同一頁面內,避免使用紅藍或紅綠搭配
2、紅色背景上不要使用藍色或綠色文字,藍色背景上不要使用紅色或綠色文字。
3、不同色彩代表不同的含義:紅色在中國是吉祥、喜慶、熱情;而在美國代表危險;紫色在中國代表高貴;在美國代表哀傷......
10、字體的閱讀順序
由大至??;由左至右;若有其他的因素會干擾順序如動態字
》總結:
1、人們認為全大寫是大聲強調的語氣,也不習慣閱讀,因此請盡量少用(合適的字號大小能方便各類人群閱讀)
2、但是大寫的標題比較醒目~閱讀的順序默認是是從上而下;從左到右;若有大的標題則會改變人的閱讀順序
11、閱讀與理解是二碼事
》總結:
1、閱讀時,我們并不是逐字逐詞地準確讀完再理解,而是同時對下文進行猜讀。你已有的知識越多,猜讀和理解就越容易。
2、別指望用戶閱讀時能記住特定信息。要寫上有意義的標題。這是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3、文章的閱讀等級要適合你的目標讀者。使用簡單平易的短單詞可以讓更多人讀懂你的文章。
12、人借助模式識別不同字體的文本
不同的字體大小、形狀、襯線、無襯線、細、粗所代表的含義各不一樣
》總結
1、有人說無襯線字體更易讀,因為字形更簡潔; 有人說襯線字體更易讀,因為它方便讀者連續辨識字母。過渡花哨的字體容易讓閱讀受干擾其實,研究表明,兩者在理解難易度、閱讀速度和使用傾向方面并無差異。(在網頁設計中或者APP設計中選擇的字體都是無襯線字體;夠時尚)
2、別指望用戶閱讀時能記住特定信息。要寫上有意義的標題。這是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3、文章的閱讀等級要適合你的目標讀者。使用簡單平易的短單詞可以讓更多人讀懂你的文章。
13、人更擅長處理小塊信息(首頁的展現力求簡潔明了)
》總結:
1、大腦一次只能有意識地處理少量信息。 (據估計,人每秒約處理400 億條信息,其中只有 40 條是有意識加工的。 )設計師經常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一次給用戶提供太多信息。
2、每次只提供少量信息,就可避免信息過量給用戶帶來不適,同時還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因為有些用戶希望得到整體概覽,有些則需要全部詳情。
14、人更擅長處理小塊信息(漸進呈現123)
1、漸進呈現的第一步 2、第二步給出少量細節 3、最后一步展示更多詳情給需要的用戶
》總結:
網站首頁沒有詳細描述服務的內容和功能,而是簡單列出了各項功能(微貸5年)。用戶點擊其中一個功能后,會得到更多信息,然后還可以進一步詳細了解(業績報告) 。通過每次只提供少量信息,就可以避免信息過量給用戶帶來不適,同時還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因為有些用戶希望得到整體概覽,有些則需要全部詳情(七月月報)。
1、有些心理活動難度更大
(1) 你更喜歡那一張圖? (2)
》總結
1、如果讓用戶思考、記憶或心算(認知負荷) ,腦力資源就耗費得更多。從人機工程學視角來看,負荷所花費資源從多到少排列如下:認知—視覺—行動(其實就是讓用戶少思考~打開一個頁面就知道自己想要知道什么)
2、確保目標足夠大,用戶可以輕松點擊到。
2、故事是人處理信息的最佳形式
》總結:
1、老板給的需求如何設計~沒有思維怎么辦;打個比方說;在金融界;有個叫安全保障的頁面;那么你要思考;放什么東西:盾、錢、文字在輔助一些箭頭來引導用戶指向盾的位置;讓用戶覺得這把錢放在我這很安全。
2、在人們內心總是很快給發生的事歸結因果??匆谎勰愕木W站的設計來推老板的實力
3、時間是相對的
人不喜歡等;除非有提示如:進度條
》總結:
1、10 年前,打開網頁需要 20 秒,我們并不會介意; 如今,超過 3 秒鐘你就會不耐煩。有個網站我經常登錄,它加載頁面8秒,我很生氣
2、在人們內心總是很快給發生的事歸結因果。看一眼你的網站的設計來推公司老板的實力
4、設計師的四種創意思維
5、文化影響人的思維
》總結:
如果產品用戶來自不同文化和不同地區,那么你最好在多個地區都進行用戶調研。
1、選擇性注意
瀏覽的順序由資金安全(大標題)—從左到右(二級標題)—從左到右依次瀏覽小信息
》總結:
1、只要你給出明確的指示,并且任務不太費時間,人們就能集中注意力并沉浸其中,而忽略別的干擾;人只會注意顯著的線索
2、人們的潛意識會不斷地掃視周圍環境,看看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比如自己的名字以及食物、性、危險等信息。(聚會你跟友人聊的很嗨但突然有人叫的名字,你就會突然回頭)
2、人會主動過濾信息
在設計功能的時候;要清楚用戶想要的是什么;比如淘寶用戶用的最多就是搜索;那么就吧搜索功能放大10倍
》總結:
不要指望用戶會關注你想提供的消息~如果實在想讓自己的內容讓用戶不過濾就需要你用色彩、字號大小、動畫、視頻和聲音來指引;我們在跟公司的上司討論功能的時候千萬不要做假設,對你來說對你來說顯而易見的設計也許對使用者來說并不那么明顯。迎合消費者喜好才是王道;
3、注意力只能維持 10 分鐘
對自己而言不感興趣的演講;則立馬忘記 與感興趣的內容;最多專注7-10分鐘
》總結:
1、時常假設自己只能抓住用戶7~10分鐘的注意力
2、如果不得不超過10分鐘,可以介紹一些新信息或者通過暫歇來調劑。
3、將在線演示和教程的時長控制在7分鐘以內。
4、人無法同時完成多個任務
你能邊打電話邊把車開好嗎? 你確定能邊健身邊看書嗎?
》總結:
1、年輕人在同時做多件事時并沒有優于年長者。邊打電話邊開車就跟酒后駕車一樣危險。
2、盡量避免讓用戶同時做多件事,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很難,那些說自己最擅長同時做多件事的人也許正是最不擅長的人。
3、如果需要用戶同時做多件事,就應該預料到他們可能會出許多錯,你應該給出修正錯誤的途徑。若非要這么做的話;就必須要某個事件要簡單易操作來減少腦部思考
5、勾人六事: 危險、食物、性、移動、人臉和故事
O(∩_∩)O~終劇O(∩_∩)O~
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分享~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