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調是指在一個畫面中色彩的總體趨向。每一張畫都應該有明確的色彩的傾向,這就是畫面所謂的色彩調性。比如棕色調、紫色調或者是冷灰色調。
在自然的景色中色彩變化是豐富多彩的,看上去會比較雜亂,所以大多數時候時候畫家需要通過主觀的判斷,用大腦作為濾鏡來重新規劃看到的真實景象,然后用畫筆在畫面中呈現出來,這樣就能使我們的繪畫過程從被動的描摹到主觀的再現。可以說一個畫畫的人,是否有這種主觀控制色調的意識和能力就是判斷這個作者是否專業和業余的區別。
雷同的場景不同的色調處理是練習色調的好辦法。
我們的練習從一個簡單的場景構圖開始,我們給他賦予不同的色調表現。
這一個案例是以棕色調為基礎的,其實更準確的說是棕灰色調,我往往更喜歡偏灰色的色調,就像一首慢節奏的抒情歌曲,往往更容易打動人心。
第一張畫很明顯已經為我們的畫面立下一個基本的色調了,后面的步驟只會不斷的堅持這個色調,絕對不會顛覆最開始定下的基調。
還是這個構圖,這次改為浪漫的紫色調,希望能讓大家透過畫面就可以感受到薰衣草的味道。如果說第一張棕色調是我比較熟悉比較擅長的色調的話,紫色調其實我并不太擅長,熟悉我作品的朋友也一定會發現我也是最近幾個月才開始敢嘗試紫色調的。不過畫畫就是這樣,要勇于嘗試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這張色調畫的非常的整體,前面三個階段都畫的非常的整體,色調也趨向于單一,在最后一張畫面終于出現了強烈的色彩的反差,其實這樣的處理作者在畫畫前已經非常了然于心,只不過一步一步的向著預期前進。
當然,也有畫到中途會有一些改變和調整的情況。這張在畫到一半的時候為畫面添加了積雪,改變了畫面的黑白灰布局,不過最后的效果還算滿意。
最后再提一句,優秀的色彩作品后面一定也會有非常正確和協調的黑白灰關系(明度關系),切記!
這是我在自己的網絡課堂上的一些內容,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泛泛之談,寫的不深入,還請多多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