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最大的國際公司的標志是由著名的藝術家設計的呢?這對他們的形象和人氣有影響嗎?這些可能是意大利設計師弗朗西斯科·維托里奧索在貝內芬托的平面設計項目Logos時不得不問自己的問題。畫家的平面設計師。在他的筆觸下,蘋果求助于馬格利特,星巴克求助于莫迪利亞尼,麥金塔求助于畢加索,著名的夢工廠求助于文森特·梵高。這是一種有趣而微妙的方式來重塑品牌,這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許還會引發對廣告世界創造力的反思。
令人驚嘆的融合:探索東西方和歐洲文
2025-06-17 1927Beth Buccini 的家展示了紋理、圖案
2025-06-19 1918Jacqueline de la Fuente 將廢紙 +
2025-06-24 1887Palm House 重新喚醒澳大利亞 1940
2025-06-23 1856融合不丹傳統,BIG 公布模塊化木結構
2025-06-17 1839在人工智能和數據時代,建筑師的未來
2025-06-18 1836DMTV 奶昔:Francesca Bucci 談在海
2025-06-19 1806鐵桉木屋 / Klaus Carson Studio
2025-06-26 1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