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建筑師。2025 年大阪世博會意大利館,被構想為一個鮮活、有機的生態系統,在傳統與創新、藝術與科學、手工藝與科技之間,展開一場永不止息的對話。MCA建筑事務所(Mario Cucinella Architects)設計的這座展館仿若一間沉浸式“實驗室”,以感官與敘事交織的體驗,引領觀眾踏上一段穿越意大利的旅程。意大利此次參展,契合世博主題“閃耀生命的未來社會的設計”,聚焦“拯救生命”這一核心議題,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 形成共鳴。展館是意大利對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和共享未來愿景的宣言。它不僅僅是一座展覽建筑,更是一個社會有機體,能夠產生能源、提升材料價值、恢復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深度聯結。以模塊化木構筑起可逆建筑典范,融合低碳技術與可循環邏輯,成為人、自然和科技互動的舞臺。這座展館被詩意地命名為“知識的殿堂”,將承載藝術、科學、文化與企業的多元展演,呈現意大利非凡的創造力與地域特色。更作為一個國際交流的平臺,匯聚全球思想與合作的種子,孕育明日世界的希望。

意大利館以開放、通透且親和的建筑形態,重釋意式待客之道與自然禮贊,同時呈現未來城市生活的藍圖。模塊化全木結構搭建,結合透光有機材質,自然光穿梭其間,塑造流動光影與空間的節奏感。展館以一座開闊的入口門廳引導觀眾步入。“會呼吸”的半透明立面環抱門廳,其紡織肌理由透氣礦物纖維膜織成,柔和日照、引導通風的同時賦予建筑輕盈靈動的生命氣質,營造出一種光影流動、古典與現代交織的空間氛圍。這道“肌膚”調節光熱、重塑內外關系且降低能耗,使空間在節能中實現與周圍環境的有機對話與連續共生。承重結構采用日本本土認證的實木膠合材,運用干式模塊化系統,構成了富有節奏感的梁柱格柵,借鑒日本匠藝,還原意大利傳統格狀天花之美。設計亦充分考慮大阪地區的氣候與光照,實現空間與環境的和諧。

展館由兩個體量構成。主空間是一座恢弘的文化展廳,承載展覽核心;一座空中花園,取意意大利園林傳統,在當代語境下重構為一個生機盎然的生態系統。與展館景觀相映成趣,對話世博園區環形結構,在全景視野與沉浸體驗之間演繹對比與和鳴。從材質到結構幾何,每一個元素都以生態友好為指引,旨在將環境影響降至最低,同時促成建筑、人與自然之間更細膩而深刻的聯結。設計并不試圖凌駕于環境之上,而是以謙遜之姿融入大阪灣的風貌之中,映照出意大利設計中可持續理念與審美精神的和諧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