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深圳市光明區的深圳科技館于 5 月 1 日正式開館。這座全新的場館將展示科學領域的探索實踐、突破性研究成果以及未來技術發展的種種可能性,旨在探尋科學的力量以及將塑造我們未來的科技進展。該項目位于大灣區,大灣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都市區,人口接近1億,博物館將與該地區著名的科技產業、大學、學校和研究中心合作,培養創新,并展示持續的創造力,使深圳成為全球新技術發展的領導者。


深圳科技館包括 35000 平方米的永久和臨時展廳和畫廊,以及 6000 平方米的沉浸式劇院和電影院,以及 5400 平方米的研究實驗室、教育設施和創新中心。 此外,34000 平方米的游客設施和存儲區與生產和維護車間相連。

在被動式環境策略的指導下,設計過程采用了先進的計算機模擬,以測試和改進建筑物的形式、空間和圍護結構,使其在深圳亞熱帶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年度太陽輻射、溫度、濕度、盛行風、空氣質量和其他可變條件下達到最佳性能。
該項目旨在獲得中國綠色建筑評價的最高三星級評級標準,這座 128276 平方米的博物館的被動設計特征與智能管理網絡相結合,預計將把建筑的綜合能耗降低到每年 15.47 千克標準煤/平方米,隨后通過將博物館的運營電力需求降低到每年約 125.89 千瓦時/平方米來實現排放的減少。博物館的采購目標是建筑中使用 389238.92 噸可回收材料,而其水管理系統除了收集和儲存雨水外,還實施了灰水回收,以將總耗水量減少到每年約 14906 立方米。

該項目每層樓都有露臺,旨在保護中庭的玻璃幕墻免受陽光直射,以提高游客的舒適度,改善環境性能,并創造一系列遮蔽的室外空間,俯瞰公園; 為參觀者在探索展覽時提供休息和沉思的地方。這些露臺也是圍繞中央大中庭的內部畫廊的功能延伸,為城市創造了一個全新公共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