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 van Berkel、Caroline Bos,Design Models,Thames&Hudson,2006)。

在此之前,UNStuido和Van Berkel & Bos Architectuurbureau在多邊形劇院項目設計在中便已積攢了豐富的經驗。在此項目中,空間依由功能需求區分,兩個禮堂因為聲學的原因被盡可能地安置遠離彼此。因此,一大一小兩個戲劇表演空間,一個舞臺塔樓,若干個相互連接而又互相獨立的門廳,數個更衣室,多功能室,一個餐廳和咖啡廳,這些空間都被放置在一個體塊當中,卻同時又向不同的方向在形態上戲劇性地凸出出來。幾何多邊形的體塊形式也會帶來更均衡的光影效果,原先高抬起的放置舞臺設備的機電空間可能會阻礙城市的景觀,如今也被順利地融入了整體的設計中。所有立面都由具有尖銳角度的突出面板構成,這些面板是以鋼板和玻璃覆蓋的分層構造,呈現出黃色和橙色。這些凸出的部位令觀賞者的視角不局限于舞臺的邊界,同時表演者和觀眾的角色在某種意義上被調轉了。例如,位于入口上方的藝術家門廳使藝術表演者們能在一個巨大的傾斜落地窗中看著觀眾進入劇院。

由外至內,色彩漸漸變得更為豐富,一條粉色的帶狀扶手如蛇一般沿著主臺階蜿蜒而下,環繞著中間的大型門廳空間,由下而上延伸到屋頂,在視覺上于內部空間創造出由紫羅蘭色,深紅色,櫻桃色在到白色的奇妙變換。主劇場完全以紅色展現。對這種規模的城鎮來說很不尋常的是擁有這樣一個大舞臺,可以容納大型的、國際化的演出制作。禮堂內的造型尺度因馬鞋狀的上層露臺以及內面上聲學鑲板充滿活力的形式和陰影而顯得緊密、獨特。

阿格拉劇院是本·范·伯克爾在其長期探索的(建筑的)吸引力上的最新杰作,正如在一篇近期出版物中所言:“我們設計建筑的目的是凝聚目光,以引發(公眾)思考和想象,由此來讓這個建筑變得更具吸引力,讓人們愿意在其中留下更多時間,這也正是我們設計這個場所的初衷。保證內部的明亮和使其極具科幻感是我們在設計時的宗旨,其中引人矚目的方式,無不與傳統的建筑要素相關:建造、光照、流線等等。” (Ben van Berkel、Caroline Bos,After Image,2006)。設計阿格拉劇院的建筑師認為,這是他經手的最具挑戰性的項目之一,但正是這種挑戰導向了極不尋常和極具創造性的設計,就如同上文提到的紅色的扶手,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