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項目最初是由 Architects Co-Partnership (ACP) 設計的一個可以容納600名兒童的學校,于1964年竣工,并以著名的維多利亞時代/愛德華七世時期的戲劇制片人Lilian Mary Baylis來命名。按照設計,學校是由一系列連接在一起的不對稱的庭院構成,并且該項目在2002年被列入二級清單。學校在2005年搬到了一個新的建筑中,而原來的地方漸漸地被人忽視了,2011年,亨利家族將這塊舊學校的土地買了下來。
在Conran and Partners 建筑事務所設計的過程中,要求他們廣泛的征求各方意見,他們是與此相關的各方利益相關者,其中包括附近的鄰居,藝術家,地方議會代表,英國遺產協會,大倫敦市政府 the GLA,設計安全,國家政要和Bob Sealy鮑勃•希利,ACP原來的建筑師。

Conran and Partners 建筑事務所在設計中將原有的教室根據該歷史建筑的特點改造成了寬敞的具有60年代風格的公寓和現代主義住宅并存的新結構。經過改造后,這座舊學校已經變成了一個充滿活力和獨特的新社區,在這個重要的歷史遺跡中充分的利用其豐富的歷史印記開發出了這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夠保持長久的庭院式建筑。至此,這座歷史悠久的學校經過改造重建轉變成了一個新的住宅小區,設計的靈感來自于上世紀60年代的建筑風格與現代建筑風格相結合,創建出了一個包括149間住宅,配備了園林、僻靜的廣場和相應的社區設施,也讓人們有回到過去社區的感覺。
該項目設計了不同大小的多樣化住房單元,規格包括從公寓大床房到大家庭的聯排別墅。其中46間新房位于翻新后的教學區,設計充分的利用了ACP建筑最初的設計特點。這些特點使得在寬敞的教室區能夠創建出了大面積的,光線充足的室內空間。新的設計方案還開放出了一個原來封閉的內向空間,讓更多的空間區域能夠與周圍的環境相連接,改善了公共領域的活力和吸引力。該項目還在主庭院里新建了一個映射池,這也是在60年代總體規劃中包括的。建筑包括了從兩層到六層樓高,這些設計也是與學校建筑原有的特點規模以及鄰近建筑相一致。

貝里斯老學校提供了超過規定要求四倍的舒適空間。最終這里建造起了一系列高質量的私人和共享空間,并為居民提供了陽臺和露臺,寬敞的庭院,公共水景園林,休閑座椅和兒童安全游樂區。同時還保留下來了很多成熟的樹木,建立了新的植被園。還建有讓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的微型種植空間,豐富的居民的日常生活,讓居民能夠以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這里生活。

